欢迎来到学术平台!360°智库,专业学术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登录|免费注册

最新发布文章

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最新发布文章

期刊展示

<
《中小学班主任》省级
《教师》省级
《新课程导学》省级
《时代教育》省级
《生活教育》 国家级
>

往期目录

陈新春 坚持立德树人,办“适合”的现代教育
发布日期:2022-7-5   点击次数:3689

坚持立德树人,办适合的现代教育

——以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为例

陈新春

(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湖南 长沙 410116

 

 :立德树人,须和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同向同行。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如何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教育目标、学生素养培育、课堂改革、特色亮校四个方面,对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近年来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特色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教育;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03-02

作者简介:陈新春,男,中共党员,湖南浏阳人,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高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湖南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育才、选才的政策引领日渐清晰。具体到学校层面,真正需要学校认真思考的,并不是师资调配、选课走班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努力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校释放更多教育能量,使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使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确立了办适合的教育,育负责的公民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明确的育人目标,实施了三自课堂改革实践,彰显了多元办学特色,在名校林立的夹缝中顽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学子的现代教育之路。

一、发现本真,将责任担当写入教育目标

教育是承担以文化人任务的主要载体。以文化人的实质是以先进的文化为内容,以教育的方式提升人的素养,实现人化化人的统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领,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具体、生动的形态,融于学校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我校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在雅朴仁和校训的浸润中,明确提出将学生培养成有儒雅气质、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健康身心、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国公民的理念。其中,将责任担当写进教育目标,是我们继续推进责任教育的动力,能够体现生命本真的魅力,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内核。

在我校,责任担当不仅是教育目标,也是全体行政人员和教师的行为准则。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更需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格局。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当每个教育人都具备这样的责任感时,教育才会令人敬畏,变得神圣起来。

二、培育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个人的发展是终身的,生命底色的形成时期却是在青少年阶段。学校短暂的三年或六年时间,决定着学生未来的成长与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学生和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和激发,需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激励、唤醒、鼓舞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合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基本的综合素养,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形成学科思维,这种思维有利于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培养基本专业技能,进而达到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专业引领,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举个例子,物理教师不仅要懂物理学知识,还要清楚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及目标体系,该体系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教育目的,第二层是学科课程标准,第三层就是学期、单元、课时层面的教学目标。这三层目标具有一致性,即目标体系是教育目的(想得到)、学科课程标准(看得到)教学目标(做得到)的统一。

要融合这几层目标,需要充分地激励、唤醒、鼓舞,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并深刻领会国家关于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与政策指向,准确把握课改的正确方向及价值追求;对学生而言,学科核心素养的明确,就是要在自我发现中达到学习的要求,即高认知、高投入、真实任务和真实情境的介入以及反思的开展。这样,学生就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在我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期待教师要像一名医生,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开给学生的学习处方,让学生明白要去哪里、怎么去,而不是等着被教师告知要做什么。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只关注自己怎么教,还要关注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即学生学会了什么、有没有学会、怎么学会等问题。

知识本身并没有情感和温度,但是,当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自我发现中逐步探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时,有情感和温度的深度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三、教要三自,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当教师的教案变了,课堂自然也会大有不同。我校自2015年开始践行三自课堂。何谓三自课堂?即自然、自主、自在。

追求自然真实,这是教育的品格。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然的要义正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真实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弄虚作假,符合校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强调自主合作,这是教育的方式。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新高考方案的实行,都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治校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学会学习、形成能力。如此,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提升,办适合的教育,育负责的公民的办学理念,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便得以贯彻。

实现自在和谐,这是教育的本质。让教育教学中的一切都自在自为,在学校中营造一种愉悦、民主的教育氛围,师生一体,教学相长,使教育呈现出应有的美感。生命和成长,也就由美而自由生长了。

当然,三自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自然是基础,自主是核心,自在是目标,各个要素相对独立,又自成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今年4月开始,我校结合教育部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三自课堂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关要求的通知》,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研究制定了课堂教“12345”基本范式。

其中“1”是指发展一个模式,即采用三自课堂教学模式。

“2意为抓住两个重点:学生的和教师的。学生的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重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逐步改变以为主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问题,设置的问题要明确,要有梯度和深度,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课堂的推进和深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是要求落实三个环节:预习环节、展示环节和反馈环节。是指在一堂课内要有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与反馈环节。

“4”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下放四种权利:下放思维权,让学生去想;下放动手权,让学生去做:下放话语权,让学生敢说:下放归纳总结权,让学生自己领悟。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多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5”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树立五种意识:由单一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的问题意识、由重教师的向重学生的转变的生本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的训练意识、由重师道尊严向重构建民主融洽师生关系转变的情感意识,以及教学由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的特色意识。

四、特色亮校,让学生的生命发展更丰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是培养具有生命自觉和独特气息的现代人,而不是教育流水线上的样貌一致的产品

近些年来,我校打造了地理研学、气象与地质科普、桥牌等湖湘教育名片

我校地理学科屡创佳绩,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地理教研组荣获地质气象科普先进集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开发了校内外体验课程与资源,开展了地质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地震防灾减灾主题讲座及知识竞赛,还分年级定时、定点开展气象观测活动,完成了2个省级科普课题研究并获省优秀课题特等奖。傅先君老师在全国范围内做地理科普活动特色经验介绍,获同行赞许。

我校桥牌特色进一步饮誉全国,成功举办了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3支队伍近100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盛会。学校受到中国桥协、中国中学生体协领导高度赞扬并获特殊贡献奖。与此同时,我校高二学生孙一博获全国桥牌通讯赛总决赛青年组个人金牌,实现了我省在这项赛事中金牌零的突破。目前,我校学子已有桥牌终身大师2人、国家大师3人,还有16名学生获得一星入级牌手的称号。

在特色亮校的同时,我校还追求全面发展,学校荣获全国篮球特色学校、湖南省军训先进单位湖南定向运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和长沙市第十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展示了德育工作的发展与成就。

在治校、办学、育人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以爱心为基础,以责任为动力,在合适中唤醒生命本真,在负责中实现立德树人。以更真诚、自然的情感关注学生成长,实现师生的自主发展以更自在的胸怀和格局关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真正意义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现在行政班子任何成员随机走进一个课堂,都反映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学生讲得越来越好了,每一名学生的眼睛中都闪烁出渴求知识的光彩。

当学生的面前不再只有书本和试卷,当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展示平台,学生便展现出青春该有的样子,释放年轻灵动的能量,最终还给我们一片多姿多彩的教育图景。

 

参考文献:

1]杨志超.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从学科素养到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812:9-11.

2]崔允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9Z1:5-9.

来源·:《教师》。

湖南巨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 电话:0731-82055598 备案号:湘ICP备18015767号-1